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考点31】福勒和布朗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
此阶段是初次接触实际教学的实习阶段。在此阶段,教师们所关注的是自己的生存问题,即能否在这个新环境中生存下来。他们最关心的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
2.关注情境
此阶段的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以及班级大小、时间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如“内容是否充分得当?”“如何呈现教学信息?”“如何掌握教学时间?”等等。传统教学评价集中关注这一阶段,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该阶段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教师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
3.关注学生
此阶段的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堂演练】
【单项选择题】每学期开学前,王老师总是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人数、课时量以及备课资料是否充分等来安排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进度。根据福勒与布朗的观点,王老师处于教师成长的哪个阶段?( )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自我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处于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以及班级大小、时间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于教学情境相关的问题。题干中王老师关注班级人数、课时量、备课资料是典型的关注情境阶段的表现。故本题选B。
【考点32】古德莱德
美国著名课程专家古德莱德认为课程分五个层次:
一是理想的课程,即指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
二是正式的课程,即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也就是列入学校课程表中的课程。
三是领悟的课程,即任课教师所领悟的课程。
四是运作的课程,即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
五是经验的课程,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实实在在体验到的东西,也即课程经验。
【随堂演练】
【单项选择题】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课程属于( )。
A.理想的课程 B.正式的课程
C.领悟的课程 D.运作的课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运作的课程,即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题干中教师在课堂中实施的课程属于运作的课程。故本题选D。
【考点33】泰勒
泰勒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公认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或经典课程理论著作。
“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提出四大课程基本问题:
(1)学校应努力达成什么目标?(学校应当追求的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一目标?(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内容)
(3)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方法)
(4)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达到?(评价课程/评价结果)
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目标评价模式由泰勒提出。这一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在课程研究发展史上,泰勒第一次把课程评价纳入课程开发过程并使之成为课程开发的核心环节之一,因此他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
【随堂演练】
【单项选择题】1949年美国学者泰勒在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段论”,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的课程编制模式。这一模式被称为( )。
A.实践模式 B.过程模式
C.环境模式 D.目标模式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泰勒目标课程设计模式。泰勒的目标模式,即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他认为一个完整的课程编制过程都应包括这四项活动。故本题选D。
【考点34】辛德
辛德等人关于课程实施取向的分类研究受到了课程学者的普遍认同。他们将课程实施或研究课程实施的取向分为三种: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课程缔造取向。
(1)忠实取向
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忠实地执行课程变革计划的过程。
(2)相互调适取向
相互调适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际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3)课程创生取向(缔造)
课程缔造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缔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缔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
【随堂演练】
【单项选择题】针对班级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周老师上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增加一些趣味性知识。这一课程实施符合( )。
A.忠实取向 B.创生取向
C.技术取向 D.相互适应取向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实施的基本取向。相互调适取向者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规划者与课程实践者之间的相互适应过程,是课程计划与学生与学校实际情境在目标、内容、方法和组织模式等方面的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题干中的周老师对原有材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工,属于相互调适取向。故本题选D。
【考点35】艾宾浩斯
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他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绘制了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随堂演练】
【单项选择题】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反映的遗忘规律是(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抽象材料忘得慢 D.动作技能忘得快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概括地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遗忘的材料是先多后少。故本题选A。
【考点36】弗洛伊德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超我是道德理想我。
1.本我——快乐原则
本我可以理解为天性、本能、自然思维规律等。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认为这种“本我”是追寻快乐的,是避免痛苦的,是无意识、无计划的。
2.自我——现实原则
“自我”可以称为“在现实环境约束下的自我”。“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主要是调节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
3.超我——道德原则
超我,指的是泛道德、伦理角度的“我”。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超我的形成是外部环境,尤其是道德规范、社会取向等的影响下,作用于本我的结果。它遵循道德原则。
【随堂演练】
【单项选择题】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强调( )。
A.中心气质—次要气质 B.内向气质—外向气质
C.共同气质—个别气质 D.自我、本我、超我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成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故本题选D。
【考点37】加德纳
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智力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与生产创造所需的能力。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九种相对独立的智力,这九种智力在人身上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九种智力是:
1.言语智力:包括说话、阅读、书写的能力。能说会道、妙笔生花是语言智力高的表现。
2.逻辑—数理智力:指数字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以及科学分析的能力。
3.视觉—空间智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
4.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识与韵律表达的能力。这种能力多来自天赋。
5.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以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
6.人际智力(社交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和睦相处的能力。人际智力高者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7.自知智力(内省智力):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8.自然观察智力:指人们辨别生物以及对自然景物敏锐的注意力。
9.存在智力:指陈述、思考有关生与死、身体与心理世界的最终命运等的倾向性。
【随堂演练】
【单项选择题】班主任在教育数学活动中,需要与学生及同事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根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班主任需要具备的能力是( )。
A.内省智能 B.人际智能
C.空间智能 D.自然观察智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人际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和睦相处的能力。人际智力高者善于处理人际关系。题干中需要与学生及同事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需要具备人际智力。故本题选B。
【考点38】皮亚杰
1.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认为:认知发展产生于儿童对物质世界的直接反应和积极操作。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皮亚杰基于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①开始出现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②儿童的思维开始萌芽。
③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性”(物体恒存)。客体永久性指的是知道某人或某物虽然现在看不见但仍然是存在的。
(2)前运算阶段(2—7岁)
①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
②本阶段儿童在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时往往忽略其他的方面,即思维具有刻板性。
③儿童的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非抽象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④与思维的刻板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相联系,儿童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守恒是指物体事物不论其外在形态如何变化,但其特有属性不变。
⑤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比如幼儿园常见的“集体独白”就是自我中心的表现,代表实验是皮亚杰的“三山实验”。
⑥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泛灵论。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①具体逻辑思维。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具体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仍局限于具体事物,缺乏抽象性。
②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③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方面的守恒关系。
④儿童逐渐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去自我中心。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以上)
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最大特点是已经摆脱了具体可感知事物对思维的束缚,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该时期儿童的主要特征为:
①思维以命题的方式进行,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者演绎的方式解决问题。
②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③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④思维具有可逆性和补偿性。
⑤思维具有灵活性。⑥具备了反思能力。
2.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利用对偶故事法,发现并总结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即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
在此基础上皮亚杰还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年龄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接受外界的准则,但不顾准则的规定,按照自己的想象在执行规则,他们还不能把自己和他人及外界的环境区别开来,常把成人说的混同于自己想的,把外界环境看成是自身的延伸。规则对他们来说,还不具有约束力。他们的游戏活动只是个人独立活动的任意行为,与成人、同伴之间还没有形成合作关系。
(2)权威阶段(6—7岁)
权威阶段又称他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他们认为服从、听话就是好孩子,否则就是错的,是坏孩子。另一个表现则是对规则本身的尊敬和顺从,即把成人规定的准则,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是根据客观的效果,而不是考虑主观动机。
(3)可逆性阶段(8—10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的共同约定,是可以改变的。他们已经认识到同伴间的社会关系,认识到应尊重共同约定的规则。对他们来说,此时这种共同约定的规则具有相互取舍的可逆特征。同伴间可逆关系的出现表明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认识到规则只是维护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倾向于自觉地遵守,因而导致一定程度的自律。这标志着儿童道德认识开始形成。皮亚杰认为,10岁是一个儿童从他律转到自律的分水岭。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逐渐从结果转向动机。
(4)公正阶段(11—12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开始倾向于公正。皮亚杰认为,可逆的道德观念从利他主义去考虑时,就产生了关于公正的观念。公正观念不是一种判断是或非的单纯的规则关系,而是一种出于关心与同情的真正道德关系。也就是说,儿童不再刻板地按固定的规则去判断,在依据规则判断时隐含考虑到同伴的一些具体情况,从关心和同情的角度出发去判断。皮亚杰认为公正观念是一种高级平等关系,这种道德观念已经能够从内部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随堂演练】
【单项选择题】一个儿童能辨别自己的左右手,但不能辨别他人的左右手。按照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这个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前运算阶段的特征有不守恒、不可逆、泛灵论和以自我为中心。一个儿童能辨别自己的左右手,但不能辨别他人的左右手,是以自我为中心特征的体现。故本题选D。
【考点39】维果茨基
维果茨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心理机能。他探讨了“发展”的实质,维果茨基认为就心理学家看来,发展是指心理的发展。所谓心理的发展就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是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茨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最近发展区”思想;一个是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一个是关于学习最佳期限问题。
1.“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指由于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样在智力活动中,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独立活动之间可能有差异,教学活动中在别人的帮助下消除这种差异,这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第一个发展水平和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
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为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
3.学习的最佳期限
怎样发挥教学的最大作用,维果茨基强调了“学习的最佳期限”。如果脱离了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来看都是不利的,它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因此,开始某一种教学,必须以成熟与发育为前提,但更重要的是教学必须首先建立在正在开始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随堂演练】
【单项选择题】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
A.最新获得的能力 B.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C.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技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而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故本题选B。
【考点40】埃里克森
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发展任务和存在的心理社会危机,并分析了这一危机解决成功和解决失败分别带来的影响,并给出了引导每一阶段走出危机、成功发展的方法。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这一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对周围世界以及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基本的信任感,这是人格健康的基础。
2.自主感对羞怯感(1.5—3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这一阶段儿童开始独立处理事情,开始学会许多动作,如独立穿衣、吃饭、走路等。他们开始试探自己的能力,不愿他人干预。
3.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这一阶段的儿童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儿童开始把他们的活动范围扩展到家庭之外,开始对发展其想象力与自由参与活动感兴趣。儿童喜欢尝试探索环境,承担并学习掌握新的任务。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
这一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勤奋感。这是儿童进入学校掌握知识、技能的时期。儿童在这个时期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他的期望去完成社会任务。他们所追求的是自己的学习工作等获得成就与成绩,并因此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可和赞许。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这一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所谓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18—30岁):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30—60岁):这是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阶段。
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60岁以后):这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阶段。
【随堂演练】
【单项选择题】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要经历八个阶段,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任务需要完成,在12岁到18岁时“我是谁?”“我将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将持续不断的纠缠着青少年。此时他们的发展任务便是获得或形成( )。
A.自主感 B.主动感
C.勤奋感 D.自我同一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体验忠诚的实现。青少年在为解决“我是谁”的问题做心理斗争,即随着他们把参考对象从父母转向同伴,他们需要知道自己与同伴是怎样的相同,同时又与其他任何人有着独特的不同。故本题选D。
【考点41】科尔伯格
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最典型的就是“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作出判断。
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含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
(1)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儿童只是因为恐惧惩罚而避免它,因而服从规范。儿童评定行为好坏着重于行为的结果,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儿童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所以第二阶段的观点经常被视为道德相对主义。
(2)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也称为好孩子取向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认识到必须尊重他人的看法和想法,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一个“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尽量按这种要求去做。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处在遵守法规取向阶段的个体认为评判一个行为是否道德最重要的是看该行为是否遵守法律和社会习俗。
(3)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处在该阶段的人们认为个体应持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因此,法律被看作是一种社会契约,而非铁板一块。那些不能提升总体社会福利的法律应该修改,应该达到“给最多的人带来最大的利益”。
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其认识超越了法律,认为除了法律以外,还有诸如生命的价值、全人类的正义、个人的尊严等更高的道德原则。
【随堂演练】
【单项选择题】方雨认为社会法制应符合社会大众权益,当它不符合时就应修改,根据科尔伯格理论,他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个阶段?( )
A.服从与惩罚 B.社会契约
C.维护权威或秩序 D.普遍伦理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的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根据科尔伯格理论,在处于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的人们中,法律与道德规范是大家共同约定的一种社会契约,也是可以改变的。人人都有遵守法律的义务,但如果法律以牺牲人类权利和尊严为代价,不能提升社会总体福利,则应该予以修改完善。故本题选B。
【考点42】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他通过对狗的消化腺分泌变化研究,提出了著名的经典条件作用论。他是行为主义代表人物。
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包括获得与消退、泛化与分化。
泛化是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
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即辨别对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随堂演练】
【单项选择题】小英到医院打针以后再遇到穿白大褂的人就会感到害怕,这种心理现象是( )。
A.内化 B.泛化
C.焦虑 D.移情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刺激的泛化。刺激泛化是指条件作用的形成使有机体习得了对某一刺激做出特定的行为反应,因此也就可能对类似的刺激做出同样的行为反应。题干中的小英由穿白大褂的医生给自己打针而感到害怕,到遇到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这正是刺激泛化的表现。故本题选B。
【考点43】桑代克
1.尝试—错误理论
桑代克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采用实证主义的研究取向,使教育心理学研究走向了科学化的道路,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行为主义代表人物。
他把学习定义为刺激情境(S)与反应(R)之间的联结,联结是通过试误形成的。他的这一观点是建立在迷笼实验的基础上的。
(1)桑代克“尝试—错误”理论的基本观点
①学习的实质就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公式是:S—R。
②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③桑代克根据其实验提出了三条主要的联结学习规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2)尝试—错误说的教育意义
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并鼓励学生多尝试,从错误中学习,这样获得的知识才会更牢固。
②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得到自我满足的积极结果,防止一无所获,得到消极的后果(效果律)。
③在学习过程中,应加强合理的练习,并注意学习结束后不时地进行练习(练习律)。
④任何学习都应该在学生有准备的状态下进行,不能经常搞“突然袭击”(准备律)。
2.共同要素说
桑代克在1901年的“形状知觉”实验中证实了共同要素说。他认为迁移是非常具体的、有条件的,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学习迁移。心理学家武德沃斯通过研究也得出了与桑代克相同的结论,并把相同要素说改为共同要素说。共同要素说只看到学习情境的作用,忽视了主体因素对学习迁移的影响,忽视了学习之间的干扰问题。
【随堂演练】
【单项选择题】“学习过程就是尝试错误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哪种学习理论?( )
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
C.人本主义 D.建构主义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理论。题干所述的观点是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属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故本题选A。
【考点44】斯金纳
斯金纳是后期行为主义对学习心理学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他坚持了科学、客观、控制的行为主义传统,继承了刺激—反应的学习观,以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规律,在桑代克等前人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对教育心理学影响巨大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类型条件行为发生频率强化正强化给予愉快刺激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负强化撤销厌恶刺激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惩罚正惩罚给予厌恶刺激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负惩罚撤销愉快刺激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消退个体做出某一行为后不再伴随强化物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
【随堂演练】
【单项选择题】小强不按时完成作业,妈妈就禁止他看动画片,一旦按时完成就取消这一禁令,随后小强按时完成作业的次数增加了。这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强化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负强化。负强化是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题干中描述妈妈通过取消看动画片的禁令,使小强按时做作业的行为增加,这是负强化。故本题选B。
【考点45】班杜拉
1.社会学习理论
(1)社会学习理论把学习分为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
参与性学习:通过实做并体验行动后果而进行的学习。实际上就是在做中学。
替代性学习:也叫观察学习,即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
(2)在动机过程中,观察者的模仿动机存在三种来源: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①外部强化(直接强化):个体直接体验到自己的行为后果而受到强化。
②替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③自我强化: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标准,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2.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理论由班杜拉首次提出。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1)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
第一,行为的结果因素是强化。
第二,行为的先行因素是人在认识到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随关系之后产生的对下一步强化的期待。该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结果期待是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待是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自我效能感),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努力实施该活动。
(2)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①学习者自身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最主要因素);②替代性经验;③言语说服;④情绪唤醒。
【随堂演练】
【单项选择题】教师表扬小明坚持每天背诵20个单词之后,班上更多同学表现出坚持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这属于( )。
A.直接强化 B.替代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班杜拉的三种强化类型的区分。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题干中,老师表扬小明后,班上的同学表现更好,这是属于替代强化。故本题选B。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