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测试试卷 《综合素质》(小学) 答案

时间:2017-07-26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17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
1. B【解析】根据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教育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大的发展。因此,要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能绝对化。
2. D【解析】我国提倡和追求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主要就是强调师生之间在人格上的平等,强调学生有自己的尊严和权利。
3. C【解析】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因素。
4. A【解析】教师个人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他的社会价值;教师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因此,两者并不是对立矛盾的。
5. A【解析】齐老师应听取学生意见,适度放慢教学速度,尽可能照顾到全体学生。
6. A【解析】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沟通与做法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
7. B【解析】教师职业责任感是教师在职业道德活动中形成的对他人或社会应负责任的内心体验和道德情感,它既是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出发点,又是激励教师实现某种道德目标的动力。
8. D【解析】教师正确处理其与同事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包括尊重、理解和协作。
9. D【解析】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者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变,都会导致原有法律关系的变更。
10. 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九条规定,学校应当聘任从事法制教育的专职或者兼职教师。学校根据条件可以聘请校外法律辅导员。
11. A【解析】教师资格制度是我国公民进入教师行业的第一道门槛。
12. D【解析】教育法的民事法律责任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破坏了平等主体之间正常的财产关系或人身关系,依照法律规定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是一种以财产为主要内容的责任。
13. C【解析】1777年,法国拉瓦锡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并正式确立质量守恒定律。
14. A【解析】核裂变是在1938年发现的,发现者是德国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的研究员奥多·哈恩。
15. C【解析】吴道子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吴道子的绘画对后世影响很大,被人们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
16. C【解析】贝多芬被誉为“乐圣”。
17. C【解析】略。
18. B【解析】演示文稿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应用在工作汇报、企业宣传、产品推介、婚礼庆典、项目竞标、管理咨询等领域。
19. B【解析】这句诗出自杜牧的《赤壁》,其中的“周郎”指周瑜,“铜雀台”是曹操所建。整首诗是杜牧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具体描写的是赤壁之战。
20. A【解析】《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21. B【解析】略。
22. D【解析】在提问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回答错误,教师要及时纠正,给学生做一个明确的解释,一定要让学生弄明白错在哪里,不能放任不管。
23. C【解析】这段文字主要阐述了在中国近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人们思想意识层面出现的复杂、矛盾的表现。A项“总体上还没有现代思想元素”在原文中没有提及,属无中生有,排除;原文说“同一人物、思想或行为的这一部分已经很开通很进步了,另一方面或另一部分却很保守很落后”,B项将“同一人物”偷换成了“中国近代人物”,排除;D项属妄加推测,“西方列强的侵略与经济发展的落后”在文中没有涉及,排除。故答案选C项。
24. B【解析】略。
25. A【解析】B项雨果和司汤达都是法国作家;C项福楼拜是法国作家,海明威是美国作家,易卜生是挪威剧作家;D项卡夫卡是奥地利作家,艾略特是英国作家。
26. A【解析】七大洲中面积大的是亚洲,面积小的是大洋洲。
27. D【解析】学生在教师教授后,因为感受到了荷花的美丽而不由自主产生共鸣,纷纷产生遐想,这是学生自由、自主的反应,不是教师精心设计的结果。
28. A【解析】A项中诗句说的是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其他项与科举考试无关。
29. C【解析】此设计体现不出“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这一意图。
二、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30. (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材料中的小辉在新的班主任的正确指导下,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这体现了可塑性的特点。
(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新班主任对小辉父亲说的话表明该班主任认识到小辉处在发展过程中,后来小辉能够成为著名企业家,也是与班主任的指导分不开的。学生的学习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教师只有在尊重和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发挥主导作用,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否则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窒息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抵制或抗拒。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教师的教在于构建学生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了解研究学生,进而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学生发展。
31. (1)刘静老师违反了教师行为规范中要求教师“关爱学生”以及“教书育人”的规定。
(2)教师行为规范中要求教师应关爱学生。教师应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教师行为规范中要求教师应教书育人。教师应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4)材料中刘静老师训斥学生时叫学生的绰号,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对学生罚站、用胶带纸封嘴,是对学生实施体罚和变相体罚。这是侵犯学生人格尊严和体罚学生、侵害学生人身健康的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违反教师行为规范中要求教师“关爱学生”以及“教书育人”的规定。
32. (1)没有注意到车子侵占了盲道,没有自觉主动地帮助盲人的意识。(或不明白方老师搬车的原因和意图。)
(2)如果方老师的女儿真的失明,会对方老师的女儿、方老师及她的家庭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医生让她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或因为方老师的女儿有可能失明,医生怕方老师到时承受不了,所以医生让她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方老师的“决定”是:要把自己的眼睛捐献给女儿;方老师的“准备”是: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开始闭眼做家务,练习走盲道。
三、写作题(参考范文)
33. 素质教育之我见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的教育,注重人的个性发展,注重人的潜能开发,与单纯的只看分数的应试教育相对应,与高考录取的精英教育相对应。不单看学生考试分数,还要看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素养。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育评价机制的改革,高考录取制度的改革。
目前,社会对教育评价的依据是高考考生人数的上线率,上线率高则说明教育质量高,反之则会对教育形成巨大的压力。教育主管部门也多以学生考试成绩评价学校质量高低,学校也以分数论教师,教师在有意或无意地重点关注学生分数,对学生也是以分数论聪明,不管学生的其他方面是否突出,也不管“好学生”的其他方面是否有问题。
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是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权利。我们应该尊重这种权利,保护这种权利,创造条件实现这种权利。因此,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因为应试教育搞选拔性、淘汰性,只能照顾到一部分人,甚至是很少一部分人的发展。
素质教育倡导的是在教育中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个体本身蕴含了多方面发展的潜能,全面发展是人发展自身的要求;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性也要求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的程度越高,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也就越高。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是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和深化。实施素质教育须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从教育对所有学生的共同要求的角度来看的。但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如有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欲望需求、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创造潜能,这些不同点铸造了一个个千差万别的、个性独特的学生。因此,教育还要尊重并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前列。作为国力竞争基础工程的教育,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素质教育的终目的是提高所有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它与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